【“两优一先”风采录】循时代期待,育担当新人:郭雪冬
发布日期:2025-09-12 点击量:编者按:在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校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担当有为、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激励动员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学校党委推出“两优一先”风采录系列报道,旨在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向先进看齐,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以实干、担当、笃行为党旗增光添彩,为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郭雪冬,1991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6年参加工作,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曾获第九届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黑龙江省第五届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连续两年获评齐齐哈尔市“青年大学习”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7月—2024年7月挂任团省委学校部四级主任科员。2025年获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以政治铸魂,淬炼党性修养,践行责任担当
郭雪冬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一系列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性锤炼、提升理论素养、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载体。2023年,全省第五届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火热开赛,他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被学校委派参加大赛,经过案例设计、知识测试、谈心谈话、主题宣讲等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他凭借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取得学生党支部书记赛道全省三等奖的荣誉,为全校首次。此外,他还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2021年至今,他组建的学生宣讲团,围绕各类主题教育以及党的创新理论等内容,形成“专家带头讲”“支部集体学”“党员互相听”的三级备课模式,选用“新、实、巧”的案例,讲好“高、大、上”的理论,推出一批有思想甜味、理论鲜味、实践原味的宣讲内容,面向全校班级、学生组织等团体开展宣讲100余次。2024年,他入选市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赴市农投集团、市信访局、和平厂等地开展理论宣讲,以“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以业务固本,增强能力本领,服务青年发展
参加工作以来,郭雪冬共计陪伴超过1300名学子度过他们的大学时光,2019年,他由外国语学院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当时由于学院并没有本科生专业,辅导员只有他1人,学生工作可以说从零起步,但这种困境并没有难住他,反而令他干劲十足,为此,他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不仅将党团组织建设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更是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不俗成就。他本人曾连续两年获“青年大学习”优秀指导教师,获第九届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全省军事教师理论教学竞赛三等奖。在担任支部书记期间,学生党员1人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1人获学习强国“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主题征文(黑龙江省)三等奖,2人观点被省委《奋斗》杂志刊载,1人获全国师范生微课竞赛一等奖,1人获全国“田家炳杯”示范教学竞赛二等奖,1人获得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2人获全国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银奖,以上均为突破性成绩。在团省委挂职期间,踏实工作,认真严谨,参与撰写《黑龙江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工作方案》,在全省共青团范围实施,效果显著;参与筹备第十四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项目数、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
以科教强身,提升理论素养,创新品牌建设
郭雪冬在繁忙的工作中并未忘记加强自身建设,任职以来,系统地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共计4门课程,主持黑龙江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辅导员专项课题1项,以第一参与人身份参与省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主持并完成校级党建优秀品牌项目1项,申报并完成校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主持党建类相关课题2项,在省级学术期刊共计发表论文10篇,编写著作1部。在科研中积极探索党建与团建共建模式,形成理论宣讲团、“青小马”志愿服务队、读书分享会、党员团小组包保责任制、“党团+项目”共计5大特色品牌。近年来,理论宣讲团在广大青年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100余次;“青小马”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150余人次,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超53000小时,30余名队员分别受到不同层级表彰;以“读书分享会”为载体,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各团支部围绕新时代伟大变革、经典著作、文学名篇等内容开展分享交流近30场;党员包保的团小组“青年大学习”成绩常年列于平行团委前列;由党团员共同组建的项目获省、校级二三等奖5项,切实推动党的建设与团组织发展相融合、互促进、同提高。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杜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