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市长安-周王庙县域风貌样板区省级传统村落云龙村
  • 日期:2022-01-19 11:37
  • 来源: 省建设厅
  • 浏览次数:

项目概况  

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位于海宁市中部周王庙镇,东与盐官古城相接,南临观潮圣地钱塘江,2017年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全村村域面积3.924平方公里,下设24个村民小组,942户,人口3543人,曾被誉为“金龙降落的地方”。

云龙村历代养蚕,流行传有“蚕熟半年粮”的谚语,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逐渐形成了祈祀蚕神、轧蚕花求丰收、演“蚕花戏”娱神等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龙村作为省级传统村落、省级优秀美丽宜居示范村,传承着历史发展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本着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村域整体风貌的发展目标,云龙村近年来风貌整治提升成效显著,尤其是打造了云龙蚕桑文化研学营地。

云龙蚕桑文化研学营地

云龙村蚕桑文化习俗研学旅游项目总投资2421万元,涉及用地面积约 9900平方,定位为“云龙·中国蚕桑文化研学村”,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中心,利用村部西侧工业企业腾退厂房、土地实现“腾笼换鸟”,将“桑、蚕、茧、丝绸、非遗”等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空间创意改造,以蚕桑文化研学产业为引领,开发蚕桑旅游体验、文创休闲、亲子研学、主题度假等四大系列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蚕桑文艺馆(综合楼)、蚕桑研习社(研教楼)、陌上桑宿(宿舍楼)、游客接待中心、蚕丛书局(图书馆)、桑野食肆(餐厅)、 蚕艺展示馆(万木云创)、3A 级景区厕所以及雅云生态科技园、非艺术蝶园、 蚕俗文化园、云龙茧站以及景点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等。

云龙蚕俗文化园

主要做法

党建引领,创出红色美  

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蚕俗特色文化,以“蚕俗文化”为载体,绘制“红色党章地图”,是嘉兴市首条浸入式红色教育旅游线路,融乡村旅游与红色教育于一体,是党员学习教育的一个“红去处”。目前红色党章地图涵盖云龙村5个精品点,分别是云龙记忆馆、雅云生态蚕桑示范基地、蚕俗文化园、云龙蝶园、云龙村研学项目,融蚕承、蚕产、蚕俗、蚕艺、蚕学于一体。每个景点设置一个二维码打卡点,链接党章教学录音,游客可扫码听党章。

美化环境,画出生态美

近年来,云龙村整体风貌和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农房外立面整治改造、村主入口及主要节点景观营造、村落空间美化、四位一体建设、水体清淤整治、生活污水整村整治等工作稳步推进。在主入口以“蚕乡”为主题打造主入口景观,在村落空间绘制墙画弘扬传统美德,建立长效环境保洁机制。

完善配套,拼出生产美

云龙村围绕云龙蚕桑文化研学营地,重点培育文创体验产品, 做好蚕桑文化、做强研学教育、做大文旅品牌,实现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破茧成蝶”。配套打造拓展与休闲区、景点串连及设施环境提升,整村设计串联一条多元业态的蚕桑文化研学线,讲好云龙蚕桑故事。

特色亮点

云龙村蚕桑文化研学产业的打造,地方特色强、文化体验佳,最大的特色是存量建筑的利用,每个区块都是利用村内原有老厂房进行改造,风貌提升有显著成效。

餐厅(桑野食肆)始建于1973年,是用于收购络麻的麻站,后改建为车间,现改建为主题餐厅,将云龙的蚕桑业与历史有效结合;图书馆(蚕丛书局)始建于1972年,为云龙缫丝厂,后改建为车间,现改建为图书馆,立足云龙的乡土建筑特征,保留老厂房的传统梁架特色,是传统建筑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文化地标;蚕桑艺术展馆(万木云创)始建于1991年,为海杭丝织厂,现改建为万木云创展馆,将厂房改造提升,成为蚕桑文化创意展馆;综合楼(春雨轩)始建于2001年,为天扬皮革制衣厂,现改建为综合楼,是以蚕桑文化设计元素的文旅综合楼;研教楼(蚕桑研习社)始建于1993年,为海宁忆龙皮件厂,现改建为研教楼,利用闲置厂房建筑改造为蚕桑研习社;宿舍楼(陌上桑宿)始建于1982年的厂房,现改造为宿舍楼,腾笼换鸟,打响陌上桑宿研教住宿品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