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1/2020-763605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发布机构: 省政府办公厅 成文日期: 2020-10-21
索引号: 001001/2020-763605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发布机构: 省政府办公厅
成文日期: 2020-10-212020-10-21
浙江省民政厅沙巴体育平台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 日期:2020-10-21 17:10
  • 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 浏览次数:

台盟省委会、省台联:

你们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18号提案《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收悉。结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们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你们在提案中分析了我省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案中所述问题,王文序副省长在疫情期间沙巴体育平台听取我厅沙巴体育平台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社区治理有关方面的汇报并就社区疫情防控、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等作出沙巴体育平台部署。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治理已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社区工作任务加重,社区工作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从人员数量看,截至2019年底,我省共有38756名城市社区工作者,相比2015年增加了8885名,增幅为29.74%,其中专职社区工作者有33463名,占社区工作者总数的86.34%,相比2015年增幅为26.08%。从队伍素质看,截至2019年底,大专以上学历的城市社区工作者有31238名,占总人数80.60%,比2015年增长了4.48%,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81名,占总人数0.73%。到2019年底,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及以上的占43.04%,增长趋势较为明显。从社区治理水平看,我省积极深化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开展社区减负,抓好实验区创建,深入实践“三社联动”。全省各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把社区居民有效地动员、组织和运转起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区居民生活。

正如提案所指出的,虽然近年来我省社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有较大提升,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队伍稳定性不强、行政事务压力大、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等,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提案中的建议,着重做好“引”的文章,深化“党建+治理”工作;做好“专”的文章,做好专业化能力提升工作;做好“拓”的文章,让社区工作者“生活上有盼头、政治上有奔头、精神上有劲头”;做好“减”的文章,提高精密智治水平,使基层工作者能腾出沙巴体育平台的精力为居民做好服务,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建章立制,完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政策体系

1、研究制定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大力推动《沙巴体育平台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落地,把社工队伍建设抓深抓实,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重实效善治理的基层工作队伍。完善培训制度,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大幅提升,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推动各地加大社区工作者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力度,促进队伍全面发展。拓宽发展通道,推动面向优秀专职社区工作者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工作规范化发展。

2、加快出台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级层面研究出台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具体管理办法,从队伍统筹、人数配备、人事管理、职业资格、基本职责、选任招聘、岗位管理、职称评审,业务培训、薪酬待遇、劳动关系、档案管理等方面内容,健全社区工作者的管理保障机制,以多层次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以畅通职业渠道推进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着力构建进出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激励有机制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

3、制定社区减负清单,提高社区服务效能。坚持“依法履职、依法协助”的原则,厘清社区职能边界,推动资源下沉,加强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依法规范村(社区)工作事项。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尽快出台《浙江省村(社区)减负清单指引》,及时公布并落实好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规范村(居)委会印章使用管理。在组织部门指导下,共同参与制定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健全乡镇(街道)事务准入制度,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街社职责过多、任务过重的问题,为社区工作者队伍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应有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和激励专业化社会组织全面介入社区服务,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消化社区减下来的负担。让社区工作者逐步回归到服务居民和群众自治上来,将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地调动起来,运用到管理社区事务、服务社区居民的核心工作中,实现“减负”与“增效”共同推进。

二、多措并举,健全社区工作队伍管理体制机制

1、加大社区工作队伍保障激励力度。探索社区工作者队伍激励措施,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社区工作特点的奖励激励机制。丰富激励手段,通过待遇激励,让社区工作者经济上有保障;通过先进激励,让社区工作者工作中有认同;通过职位激励,打通业务能力强的社区工作者上升发展途径。加大从社区专职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重视通过竞争性选拔等方式把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镇(街道)领导岗位,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拓宽社区专职工作者发展空间,针对业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适当增设表彰奖项,给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加强关爱、留住人才,进一步树立典型,激发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大力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发展。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或在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不断盘活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存量。扩大增量,建议开展一次全省性的社区工作人才专项招聘会,优先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中按程序选聘社区工作者。鼓励广大志愿者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或在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转化为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成立推进社会工作站建设,发展职业社区社会工作队伍,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骨干,为城乡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供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提升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群体个性化、合理化需求。

3、建立社区工作者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对社区服务提供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通过构建社区工作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标准和评价办法,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根据社区工作的岗位特点,分类形成关键因素、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服务水平、居民评价等要素构成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使用绩效评价结果,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业务水平和服务居民的积极性。

三、培养人才,启动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提升工程

1、推动社区工作者网络教育普及。教育培训是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浙江省基本实现了干部网络教育全员覆盖,但目前网络教育主要是面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干部,由于社区工作性质和服务内容的不同,依托网络开展社区工作队伍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建议组织部门能够适时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干部网络学习的队伍,建立科学的网络学习平台,分类制定社区工作培训课程大纲,形成一批针对性、实务性和科学性强的社区治理工作培训课程,让每个社区工作者每年按一定学分制完成相应的课程并进行网络考试,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同时,将社区治理内容纳入干部网络学习的课程范围,加强对社区治理相关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更好地推动部门联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

2、拓展社区工作队伍培训教育阵地。为适应大规模开展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需要,着力加强省级社区工作培训基地、干部学院等阵地建设。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原则,依托浙江大学社区治理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各级党校等现有培训资源,推动设立省级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鼓励高校和社区建立共建培养模式,推进社区工作者到培训基地参加学习,推进高校学生到实训基地实践,使教学过程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促进社区工作队伍能力锻炼和提高。大力加强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一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田”建设,以点带面扩大社区治理和服务“风景线”。

3、深化社区工作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多层次按需施教、实地带教,加快发展复合型社区工作人才,注重吸纳在社会工作、心理服务、老年照护、法律、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进入社区工作,注重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廉政教育、履职能力、民法典、依法治理等沙巴体育平台培训。在招录新入职人员时,可根据当前社区工作重点适当设置专业性要求。注重提升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成员的履职能力。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成长为专业化服务项目社工,促进社区工作者全面发展。紧紧抓住村(社区)组织换届的有利时机,突出抓好新班子、新队伍的培训提能工作,明确在实践中培养干部的导向。

四、创新载体,引导社区治理专业化发展

1、以实验区创建为载体,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继续强化经验总结,以制度形式固化经验成果,加大复制推广力度,形成全省各地能用、管用、见长效的多把“金钥匙”。以全省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典型带动效应的示范社区和社区治理示范服务项目。在我省第一批和第二批实验区实施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主动立足实际和特色,精耕细作,培育出了不少的创新成果,并得到了全国推广。今年,为继续鼓励各地开展“小切口”实践的积极性,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新思路,已完成第三批实验区申报论证工作。各申报单位在主题上聚焦社区常态治理和应急治理一体化、科技支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党建引领下多方协同治理制度化、政社关系协同优化和效率提升、基层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基层治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维度创新探索,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水平。

2、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党建工作与社区中心业务深度融合,“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让社区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展示良好形象”。坚持多方合力、联动、协同,打造浙江品牌社区治理共同体。以精准化精细化解决社区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为重点,推动党建引领下多方协同治理制度化,抓好载体、优化路径、用好抓手,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服务资源向基层汇聚,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推广“村民说事”“湖滨晴雨”等社区民主协商机制,用好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等机制。培育发展社区需要的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专业社会力量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会同发改、建设等部门,开展“未来社区”“绿色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补齐社区建设短板,加大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力度等项目。

3、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智慧化能力。适应社区工作智慧化、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全省的社区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覆盖所有县(区、市),统一采集城乡社区各类信息,包含社区工作者基础信息、专业学历职称信息、工作年限信息、培训教育信息、事务办理信息等等,形成社区工作者的电子档案。支持和推动国家级街道管理创新实验区建设,以杭州市下城区为实验点,持续推进“城市大脑”与街道驾驶舱、“社区微脑”的有序有效衔接,通过科技赋能,真正实现精细治理、精准服务、精密智控、精简流程,有效助力城乡社区治理。

感谢台盟省委会、省台联对我省社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加强联系,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  朱凌云

联系电话:0571-87050297

邮    编:310007


浙江省民政厅

2020年9月30日


台盟省委会、省台联:

你们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18号提案《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收悉。结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们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你们在提案中分析了我省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案中所述问题,王文序副省长在疫情期间沙巴体育平台听取我厅沙巴体育平台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社区治理有关方面的汇报并就社区疫情防控、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等作出沙巴体育平台部署。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治理已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社区工作任务加重,社区工作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从人员数量看,截至2019年底,我省共有38756名城市社区工作者,相比2015年增加了8885名,增幅为29.74%,其中专职社区工作者有33463名,占社区工作者总数的86.34%,相比2015年增幅为26.08%。从队伍素质看,截至2019年底,大专以上学历的城市社区工作者有31238名,占总人数80.60%,比2015年增长了4.48%,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81名,占总人数0.73%。到2019年底,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及以上的占43.04%,增长趋势较为明显。从社区治理水平看,我省积极深化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开展社区减负,抓好实验区创建,深入实践“三社联动”。全省各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把社区居民有效地动员、组织和运转起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区居民生活。

正如提案所指出的,虽然近年来我省社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有较大提升,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队伍稳定性不强、行政事务压力大、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等,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提案中的建议,着重做好“引”的文章,深化“党建+治理”工作;做好“专”的文章,做好专业化能力提升工作;做好“拓”的文章,让社区工作者“生活上有盼头、政治上有奔头、精神上有劲头”;做好“减”的文章,提高精密智治水平,使基层工作者能腾出沙巴体育平台的精力为居民做好服务,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建章立制,完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政策体系

1、研究制定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大力推动《沙巴体育平台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落地,把社工队伍建设抓深抓实,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重实效善治理的基层工作队伍。完善培训制度,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大幅提升,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推动各地加大社区工作者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力度,促进队伍全面发展。拓宽发展通道,推动面向优秀专职社区工作者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工作规范化发展。

2、加快出台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级层面研究出台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具体管理办法,从队伍统筹、人数配备、人事管理、职业资格、基本职责、选任招聘、岗位管理、职称评审,业务培训、薪酬待遇、劳动关系、档案管理等方面内容,健全社区工作者的管理保障机制,以多层次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以畅通职业渠道推进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着力构建进出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激励有机制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

3、制定社区减负清单,提高社区服务效能。坚持“依法履职、依法协助”的原则,厘清社区职能边界,推动资源下沉,加强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依法规范村(社区)工作事项。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尽快出台《浙江省村(社区)减负清单指引》,及时公布并落实好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规范村(居)委会印章使用管理。在组织部门指导下,共同参与制定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健全乡镇(街道)事务准入制度,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街社职责过多、任务过重的问题,为社区工作者队伍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应有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和激励专业化社会组织全面介入社区服务,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消化社区减下来的负担。让社区工作者逐步回归到服务居民和群众自治上来,将社区有限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地调动起来,运用到管理社区事务、服务社区居民的核心工作中,实现“减负”与“增效”共同推进。

二、多措并举,健全社区工作队伍管理体制机制

1、加大社区工作队伍保障激励力度。探索社区工作者队伍激励措施,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社区工作特点的奖励激励机制。丰富激励手段,通过待遇激励,让社区工作者经济上有保障;通过先进激励,让社区工作者工作中有认同;通过职位激励,打通业务能力强的社区工作者上升发展途径。加大从社区专职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重视通过竞争性选拔等方式把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镇(街道)领导岗位,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拓宽社区专职工作者发展空间,针对业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适当增设表彰奖项,给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加强关爱、留住人才,进一步树立典型,激发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大力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发展。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或在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不断盘活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存量。扩大增量,建议开展一次全省性的社区工作人才专项招聘会,优先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中按程序选聘社区工作者。鼓励广大志愿者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或在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转化为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成立推进社会工作站建设,发展职业社区社会工作队伍,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骨干,为城乡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提供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提升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群体个性化、合理化需求。

3、建立社区工作者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对社区服务提供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通过构建社区工作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标准和评价办法,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根据社区工作的岗位特点,分类形成关键因素、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服务水平、居民评价等要素构成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使用绩效评价结果,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业务水平和服务居民的积极性。

三、培养人才,启动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提升工程

1、推动社区工作者网络教育普及。教育培训是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浙江省基本实现了干部网络教育全员覆盖,但目前网络教育主要是面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干部,由于社区工作性质和服务内容的不同,依托网络开展社区工作队伍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建议组织部门能够适时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干部网络学习的队伍,建立科学的网络学习平台,分类制定社区工作培训课程大纲,形成一批针对性、实务性和科学性强的社区治理工作培训课程,让每个社区工作者每年按一定学分制完成相应的课程并进行网络考试,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同时,将社区治理内容纳入干部网络学习的课程范围,加强对社区治理相关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更好地推动部门联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

2、拓展社区工作队伍培训教育阵地。为适应大规模开展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需要,着力加强省级社区工作培训基地、干部学院等阵地建设。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原则,依托浙江大学社区治理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各级党校等现有培训资源,推动设立省级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鼓励高校和社区建立共建培养模式,推进社区工作者到培训基地参加学习,推进高校学生到实训基地实践,使教学过程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促进社区工作队伍能力锻炼和提高。大力加强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一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田”建设,以点带面扩大社区治理和服务“风景线”。

3、深化社区工作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多层次按需施教、实地带教,加快发展复合型社区工作人才,注重吸纳在社会工作、心理服务、老年照护、法律、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进入社区工作,注重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廉政教育、履职能力、民法典、依法治理等沙巴体育平台培训。在招录新入职人员时,可根据当前社区工作重点适当设置专业性要求。注重提升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成员的履职能力。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成长为专业化服务项目社工,促进社区工作者全面发展。紧紧抓住村(社区)组织换届的有利时机,突出抓好新班子、新队伍的培训提能工作,明确在实践中培养干部的导向。

四、创新载体,引导社区治理专业化发展

1、以实验区创建为载体,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继续强化经验总结,以制度形式固化经验成果,加大复制推广力度,形成全省各地能用、管用、见长效的多把“金钥匙”。以全省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典型带动效应的示范社区和社区治理示范服务项目。在我省第一批和第二批实验区实施过程中,各地党委政府主动立足实际和特色,精耕细作,培育出了不少的创新成果,并得到了全国推广。今年,为继续鼓励各地开展“小切口”实践的积极性,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新思路,已完成第三批实验区申报论证工作。各申报单位在主题上聚焦社区常态治理和应急治理一体化、科技支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党建引领下多方协同治理制度化、政社关系协同优化和效率提升、基层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基层治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维度创新探索,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水平。

2、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党建工作与社区中心业务深度融合,“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让社区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展示良好形象”。坚持多方合力、联动、协同,打造浙江品牌社区治理共同体。以精准化精细化解决社区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为重点,推动党建引领下多方协同治理制度化,抓好载体、优化路径、用好抓手,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服务资源向基层汇聚,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推广“村民说事”“湖滨晴雨”等社区民主协商机制,用好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等机制。培育发展社区需要的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专业社会力量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会同发改、建设等部门,开展“未来社区”“绿色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补齐社区建设短板,加大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力度等项目。

3、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智慧化能力。适应社区工作智慧化、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全省的社区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覆盖所有县(区、市),统一采集城乡社区各类信息,包含社区工作者基础信息、专业学历职称信息、工作年限信息、培训教育信息、事务办理信息等等,形成社区工作者的电子档案。支持和推动国家级街道管理创新实验区建设,以杭州市下城区为实验点,持续推进“城市大脑”与街道驾驶舱、“社区微脑”的有序有效衔接,通过科技赋能,真正实现精细治理、精准服务、精密智控、精简流程,有效助力城乡社区治理。

感谢台盟省委会、省台联对我省社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加强联系,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  朱凌云

联系电话:0571-87050297

邮    编:310007


浙江省民政厅

2020年9月30日


打印 关闭